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科研管理>>正文
宁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2010-08-31 00:00 科研处    (点击:)

宁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期间,是我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宁夏、推动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了准确把握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新形势,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和有效引领,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编制本《规划》。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新形势

“十五”时期,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为目标,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快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规范农资经营市场秩序,“十五”计划的主要目标如期实现,为“十一五”规划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一)“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明显提高。2005年全区农业总产值完成138亿元,完成规划的177.4%,比“九五”末增加60. 2亿元,年均增长7.1%,比规划高1.1个百分点。其中农、牧、渔业产值年均分别增长5.9%、12.3%和11.6%;农业增加值达到69.8亿元,完成规划的151. 7%,年均增长8. 3%,比规划高4.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09元,完成规划的109%,年均增长7.8%,比规划高1.8个百分点。粮食生产在结构调整中稳步发展,播种面积稳定在1100—1200万亩,粮食总产保持在27—30亿公斤;肉、蛋、奶和水产品产量分别为25.6、7.8、57.6和5.8万吨,比“九五”末分别增加6.9、0.3、34.2和2.1万吨。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迅猛,总产值达到354.8亿元,完成规划的110.6%,年均增长15.5%,比规划高5.5个百分点。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果。2005年农、牧、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58.8%、34.2%和2.9%。“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基本形成,特色产业在结构调整中异军突起,并开始向优势产区集中。初步建立起了以中宁县为主体、以清水河流域和贺兰山东麓为两翼的38万亩枸杞产业带,银川—吴忠20万头奶牛产业带,中卫环香山30万亩压砂西甜瓜产业带,沿黄河26万亩淡水鱼产业带,贺兰山东麓14万亩葡萄产业带,盐—灵—同—海360万只滩羊产业带,环六盘山300万亩苜蓿、50万头肉牛的草畜产业带和200万亩马铃薯产业带。此外,长红枣、设施菜、小杂粮、中药材、食用菌等都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板块”。

农业产业化经营又上一个新台阶。实施了农业产业化“三个十工程”,在北京、香港、广东等地成功举办了“宁夏清真绿色食品展”,在银川举办了“农产品加工西部行”大型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产业化经营的发展。2005年,全区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6680家,规模以上企业136家,销售收入过1000万元的66家,过亿元的6家,培育出夏进乳业、香山酒业、西夏王葡萄酒、雄鹰皮草、塞北雪面粉、黄河米业、贺兰山牛羊肉集团等国家级龙头企业8家和宇华清真牛羊肉、早康枸杞等自治区级龙头企业55家;“中宁”枸杞、“盐池”滩羊、“夏进”乳品、“宁夏红”枸杞酒、“雄鹰”皮草、“灵汉”鱼、“夏绿”脱水菜和“西夏王”、“贺兰山”、“御马”葡萄酒等品牌农产品行销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有的出口欧美市场。

新品种和新技术引进推广步伐加快。引进、示范、推广一批农作物新品种,小麦、水稻优质品种率达到75%以上;玉米第五次、马铃薯第四次实现了品种更新换代。中低产奶牛改良成效显著,五年共引进国外优质高产奶牛6750头、推广优质奶牛冻精57万支,成母牛年均产奶量由“九五”末的5000公斤增长到5700公斤;水产优良品种引进及产业化开发取得成功,全区年生产各类鱼苗3.5亿尾,解决了全区渔业40%的种苗供应。水稻规范化旱育稀植推广60万亩,占总面积的60%以上;马铃薯脱毒化种植达120万亩,占总面积的54%;“三元”高效种植50万亩,设施蔬菜发展到15.6万亩,实现了“穴盘育苗”产业化;滴灌、喷灌、集雨窖灌、膜侧栽培、秋季复膜等新型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100万亩;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38%,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率达到40%以上,重点畜禽疫病防疫密度达98%以上。

封山禁牧及草原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全省境内的封山禁牧,草原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恢复。全区380多万只放牧羊只“下山”实行舍饲圈养,3680万亩天然草原禁牧封育,占天然草原总面积的94.5%,1360万亩天然草原实施了围栏建设,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500万亩已垦草原实现了退耕还草,全区人工草留床面积达到600万亩。据对不同生态类型草原的观测,封山禁牧三年,干草原、半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的植被覆盖度分别增加50%、20%和25%。草原沙化趋势得到一定程度遏制,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农业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取得新成效。“十五”期间,实施了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宁夏中部干旱带农业综合开发”、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宁夏中部干旱带农村环境改良与扶贫”、世界银行“秦巴扶贫开发项目”,亚洲开发银行“贺兰山东麓高科技农业与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等,总计引进和利用外资达2.2亿美元。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著名科研院校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开展了西部生态与现代农业省域示范区和南部山区草地肉牛产业化配套技术示范等在内的10多项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维维、江中、中汇、张裕、王朝、长城、蒙牛等全国知名企业进驻我区,投资农业开发和产业化经营。

农村税费和经营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成功地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较全国提前两年免征农业税和农林特产税;通过实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化肥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基本农田建设等补贴政策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直接补助农民粮款及生活费24.4亿元,农民人均负担由2000年的57元下降到2005年的1.5元。农村经营体制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区培育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农民专业技术协会573家,拥有专职或兼职农业科技人员1329人,服务会员农户13万户。

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得到改善。全区新增水浇地80万亩,其中山区新增25.2万亩,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10.4万亩,人均0.65亩;山区新增高标准机修农田175万亩,使旱作基本农田达到443万亩,人均2.6亩;灌区改造中低产田120万亩,灌区灌、排保证率大为提高;中部干旱带水源工程建设,解决了20万头大家畜、100万羊只和60万人的饮水问题。农民生活条件有新的改善,灌区3.2万农户住进了“塞上新居”,山区8600户危房得到改造;全区6.7万农户用上了沼气,10万农户用上了太阳灶,910个村用上了自来水,2350个村通上了电话,比2000年分别增加了6.3万户、9.6万户和245个、94个,电话进村率达到92.7%;1137个行政村或自然村(50户以上)通了广播电视,“多路微波工程”覆盖80%的村。

(二)“十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五”期间,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历史性的成效,农业的结构、规模、市场、科技、信息、政策、投资等要素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同发达省区相比,不论是农业现代化的程度,还是新农村建设的起点,都还存在较大差距,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仍很突出:

一是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目前,我区还处在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工业经济基础薄弱,城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能力不强,还没有形成农业产业与“非农产业”共同拉动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层次还较低。一些地方和部分产业的结构调整力度还不大,产业结构雷同的问题比较明显;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的集中度不高,优势农产品产业带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调整还不到位,农产品竞争力还十分有限。

三是农业产业化及农产品加工水平低。目前,我区还没培育出农业产业化“上市公司”,龙头企业小型、分散、弱质的问题仍很普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力不强,与农民的合理、契约、规范化的利益联结机制还没有形成。

四是农业科技入户率、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农业科技推广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够,一些制约特色产业比较优势形成和发挥的关键技术问题还没解决好;全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只有3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五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目前,南部山区仍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正常年景下,还有80万人、20万头大家畜、100万只羊饮水困难,80万只羊缺乏棚圈设施和饲草料加工机械。

(三)“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1.有利因素和重要战略机遇。首先,国内外产业、技术和资本的转移,西部大开发纵深推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的继续实施,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给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和优势再造的新机遇。其次,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政策给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政策和投入的机遇。第三,自治区党委、政府建立“创新型宁夏”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生态与现代农业省域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建设“581”工程、引黄灌区配套续建与节水改造工程、六盘山引水工程、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中部干旱带饮水工程、大六盘生态经济圈等,将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更加有利的机遇。第四,自治区做大做强以宁东为重点的能源、化工和新材料基地,全区工业增加值将达到440亿元,年均增长14%,工业增加值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44%;城镇化水平将达到47%,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也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面临的严峻挑战。除“十五”时期原有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制约外,一是面临农村富余劳动力进一步增大、农业资源环境压力加剧和农村社会问题增多等严峻挑战。据预测,“十一五”期间,全区农村劳动适龄人口总量将达到260万人,转移就业压力增大。二是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低,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还占相对比例,对新科技、新观念的认知和应用能力低,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另一种挑战。三是市场和资源的双重约束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压力越来越大。水资源短缺矛盾日趋凸现;现有耕地既要保持一定的粮食生产能力,又要发展特色产业,还要满足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压力也在增大。四是现代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趋势更加迅猛,国内发达地区科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跨省区区域科技经济合作大力兴起,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更加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稍有松懈,差距就会进一步拉大。因此“十一五”期间,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采取得力措施,认真解决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立足科学发展,争取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和谐运行中再上新台阶。

二、“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新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落后乡村向新型农村转变的重要时期,而“十一五”则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关键阶段。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重中之重”战略思想和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统领,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优势特色农产品的竞争力为主攻方向,以发展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加快推进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力争到2010年灌区初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部干旱带完成特色产业构建,南部山区实现生态农业良性循环,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和谐运行中再上新台阶。

(二)发展原则

“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确立发展原则既要继承又要创新,既要突出传统又要超越常规。总的来说,要坚持以下原则:

1.统筹协调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三大区域发展,统筹区域内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粮食安全原则。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要执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行“藏粮于地”与“藏粮于库”有机地结合,在确保粮食生产能力在30亿公斤以上安全“警戒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3、市场导向原则。随着WTO过渡期的终结,农产品的竞争日趋激烈,变化更加莫测,指导农业和农村经济要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既要瞄准现实市场需求,也要研究预期的市场需求;要立足于多样化、高品质的市场需求,重点发展市场占有率高的“绿色“安全农产品和具有“地理标志”性的农产品。

4.比较优势原则。要综合考虑资源条件、产业规模、市场环境及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因素,扬长避短,优先发展资源条件好、特色突出、区位优势明显和竞争潜力大的产品和产区,尽快形成规模优势和“产业集群”。

5.集约经营原则。要把具有经营能力作为现代农民的基本条件,不断增强农民的经营管理意识,促进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产品向合作组织集中,加工向工业园区集中,努力提高农产品的集约化经营水平。

6.品牌带动原则。要树立品牌就是市场,就是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意识,强化品牌策划和宣传,加大品牌产品的开发力度,创立一批带动产业发展的“强势品牌”,占领国内外市场;优势产区要走“集体注册商标,联合打造品牌,依靠品牌张力,带动产业发展”的路子。

7.科技支撑原则。按照“研发提质,推广增效,培训强基,服务引领”的思路,加强“农—科—教”和“产—学—研”结合,加快新品种选育、引进、示范、推广和传统优势品种的提纯复壮,突出科技推广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提高农民对科技的认知和应用能力,不断提高成果转化率和科技入户率。

8.生态和谐原则。引入“清洁生产”、“健康消费”、“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等理念,加快草原生态重建,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推广可降解农膜、商品有机肥、生物农药(兽药)、稀土肥料、酶化饲料和标准化无公害种养技术,努力达到“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的目标要求。

(三)目标任务

“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分为宏观经济目标、农村发展目标、产业发展目标、科技提升目标、生态建设目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目标六个方面。

1.宏观经济目标。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00万亩左右,粮食生产能力保持在30亿公斤以上;实现农业增加值90亿元,年均增长5%以上;农业总产值力争突破200亿元大关,年增长7.7%以上。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水产业,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左右,使以畜牧业为主导的民族经济地位更趋突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到2010年达到3680元以上。

2.农村发展目标。解决农村100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安全饮水率达到70%以上;新建农村户用沼气25万户,农村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50%以上;100%的乡镇和80%的行政村通油路;全区“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8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灌区85%、山区50%以上的乡镇建成符合标准的农业信息服务站,30%以上的行政村建立农村信息服务网点。

3.特色产业发展目标。战略性主导产业:枸杞种植面积60万亩;奶牛存栏40万头;羊只饲养量1500万只、肉牛饲养量200万头;马铃薯面积400万亩;瓜菜产业面积220万亩,其中西甜瓜面积100万亩,蔬菜120万亩(设施蔬菜40万亩、灌区露地菜50万亩、山区冷凉菜30万亩)。重点区域优势产业:优质稻面积100万亩;葡萄面积30万亩,其中酿酒葡萄20万亩;淡水鱼养殖面积40万亩;油料120万亩、小杂粮80万亩;红枣种植面积60万亩;中药材面积35万亩;食用菌150万平方米。到2010年,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45万吨、13万吨、140万吨和10万吨。

4.科技提升目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农业科技入户率达到75%,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以上;选育和推广一批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水稻优质化率达到85%,玉米品种专用化率达到85%以上;马铃薯脱毒化、专用化率均达到75%以上。四大作物单产:春小麦灌区、山区分别为350公斤和150公斤,山区冬小麦150公斤;水稻600公斤以上,玉米套种和单种分别为500公斤和750公斤以上,马铃薯1200公斤以上;成母牛年均产奶量由5700公斤提高到6500公斤以上;改良肉牛比率达到60%以上,肉羊杂交改良率提高10百分点;水产养殖良种化率达到7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畜禽因病死亡率控制在大家畜1%、羊3%、猪5%、家禽13%以下。

5.生态建设目标。新增草原围栏面积1440万亩,使全区草原围栏面积达到2800万亩以上;新增多年生人工种草200万亩,年复种禾草200万亩,使全区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达到800万亩,年产青干草500万吨以上;补播改良天然草山1500万亩,使天然草山改良面积达到1800万亩以上,力争“十一五”期间,新增加750万个羊单位。农业面源污染监测面积600万亩,灌区基本全面实行监测。

6.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目标。新增可灌溉耕地100万亩;兴修旱作基本农田17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00万亩;解决100万人、20万头大家畜、100万只羊的安全饮水和80万只羊、30万头牛的饲草料加工机械及棚圈设施;新增农机总动力100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与机具配套率达到1:2.5。

三、优化三大区域布局,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挥优势,突出特色,进一步优化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三大区域产业布局,把区域农业产业的品种调新、结构调优、特色调强、效益调高,形成“扬优成势、特色纷呈、竞相发展、高效循环”的新格局。

(一)建设引黄灌区现代农业先导示范区

以资源高效利用为中心,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节水型灌区;依托资源优势,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抓好优质粮食、枸杞、奶牛、清真牛羊肉、淡水鱼、设施菜、酿酒葡萄等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度,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1.建设优质粮食产业带。灌区跻身国家粮食主产区行列,建设500万亩(含部分扬黄灌区)“优质、高产、高效、可持续”的优质粮食产业带,其中水稻100万亩、小麦200万亩、玉米200万亩。建设优质粮食产业带,一要加快粮食作物的新品种选育、引进和地方优势品种的提纯复壮,优化粮食品种品质结构;二要建设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区,不断优化耕作制度,革新栽培技术,推广高效种植模式,提高比较效益和竞争力;三要实施“沃土工程”,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加强地力建设,优化水肥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2.建设“一体两翼”枸杞产业带。大力实施“枸杞南移”战略,着力构建以中宁为主体,以清水河流域和贺兰山东麓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枸杞产业带,使枸杞种植规模扩大到60万亩(宁卫20万亩,清水河流域和贺兰东麓各20万亩),机械烘干和精深加工进一步进展,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占全国市场份额大幅度提高。

3.提升银川——吴忠奶牛产业带。抓住中国奶业重组升级和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大力推行“优化品种、提高质量、规范饲养、集约经营”的发展战略,提升银川—吴忠奶牛产业带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到2010年,银川—吴忠地区奶牛存栏达到35万头,占全区的87%左右,农村户养奶牛基本实现出户入园。与此配套,建立50—60万亩饲料玉米带,实行全株青贮利用,形成“种植饲料玉米—饲养高产奶牛—加工系列乳品”的高效循环的现代高价值农业产业链。

4.建设灌区清真牛羊肉产业带。实施清真牛羊肉产业科技攻关重大专项,引进国内外优质肉牛胚胎和冻精,增育种牛核心群。大力推行肉羊“两年三胎”快繁技术、肉牛生产“山繁川育”发展模式和秸秆“三贮一化”调制、秸秆复合成型饲料加工技术。力争到2010年,形成年饲养700万只肉羊和50万头肉牛的灌区清真牛羊肉产业带。

5.建设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带。落实好自治区关于扩大对外开放、创新经济发展环境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外来工商企业投资葡萄产业开发,本着“科学规划,整体推进,优化品质,扬优成势”的方针,加快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力争到2010年建成30万亩葡萄产业带,其中酿酒葡萄20万亩,年均增长20%,更新改造3万亩老化退化葡萄基地,形成贺兰山东麓100公里葡萄长廊。

6.建设沿河生态高效淡水鱼产业带。着重培育银北草鱼、河蟹养殖区,银川草鱼、鲫鱼、团头鲂养殖区和银南黄河鲤、鲶鱼养殖区;加快推进国家和自治区级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区和渔业资源保护区建设,加大宜渔荒地、荒水资源综合开发和旧池塘标准化改造力度,加快以水产养殖、水生植物种植、水禽养殖和水上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四水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步伐,大力推行“湖泊大水面养殖”和池塘集约化生态养殖及“上农下渔”等生态养殖模式;加快种苗繁育体系、鱼病防治体系和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发展优质水产品生产,推广无公害养殖新技术和草鱼免疫接种新技术。到2010年,建成沿河40万亩水产品生产基地,完成旧鱼塘改造5万亩,水产品总量达到10万吨。

7.建设现代(设施)瓜菜园艺产业带。一是积极发展设施蔬菜(瓜、果)产业:主要是引导支持中卫、吴忠、银川三市建设集中连片的设施蔬菜(瓜、果)园区,通过辐射带动,到2010年设施菜(瓜、果)种植达到40万亩;二是大力发展露地菜和脱水蔬菜加工,到2010年灌区常规露地菜发展到60万亩,其中脱水蔬菜基地20万亩,年加工脱水蔬菜3万吨,出口2万吨,创汇4000万美元。

(二)建设中部干旱带生态农业产业体系

大力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巩固封山禁牧成果,切实恢复天然草场植被;顺应“十年九旱”的自然规律,大力发展人工种草和舍饲滩羊、覆膜(压砂)西甜瓜、马铃薯等“避灾农业”和玉米产业,大力发展红枣、小茴香、葱、蒜、甘草等特色小产业;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生态移民,实现区域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1.建设环香山和红寺堡西部砂田“瓜枣间作”产业带。加大对砂田改造的投入,加快补水工程建设,加快西甜瓜新品种和专用肥引进、示范、推广,加强种、收时序的安排与调控,加强“瓜—枣”生态耦合性、砂田环境动态监测和砂田承载力及可持续利用研究。到2010年,以中卫环香山地区和红寺堡西部干旱荒漠为主建成100万亩砂田西甜瓜或“瓜枣间作”产业带。

2.建设“盐—灵—同—海”滩羊产业带。开展滩羊本品种选育和提纯复壮,推行“人工种草,刈割栈养”和“以草定畜,划区轮牧”相结合的新型牧业生产方式,加快人工种草步伐,加强人畜饮水工程、棚圈设施和饲草料加工机械配套建设,实施滩羊保护性开发。到2010年,在盐池、灵武、同心、海原和红寺堡一线建成600万只滩羊产业带,成为具有“地理标志”性的羊肉生产基地。

3.建设“灵—宁—同—海”红枣产业带。一方面要制定“灵—宁—同—海”红枣产业带区域规划,加快苗圃和枣园建植,扩大种植规模;另一方面,要加强“灵武长红枣”和“中宁小圆枣”的品种优化和保鲜贮藏研究,大力推广“枣瓜间作”种植模式。到2010年,在灵武、中宁、同心和海原一线建成60万亩红枣产业带,产量达到25万吨,成为富有活力和竞争优势的产业。

4.发展“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板块”。抓住一种资源、发展一个产品、覆盖一个村落,形成一个优势,培植各具特色的产业村或产业“板块”。如“荞麦村”、“红葱村”、“大蒜村”、“小茴香村”、“甘草村”等,通过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支撑中部干旱带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大力发展南部山区优势特色产业

以建设大六盘生态经济圈为指引,按照“生态优先、草畜为主、特色种植、产业开发”的思路,大力改善库井灌区农田配套设施,充分利用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和旅游资源,培育壮大草畜、马铃薯 、中药材、食用菌、油料、小杂粮、冷凉菜等特色产业,实现生态农业良性循环。

1.建设环六盘山草畜产业带。大力实施“南部山区草畜产业工程”,加大退牧还草和天然草山改良力度,大力推行“粮草轮作、复种禾草”耕作制度,大力推行“人工种草、刈割栈养”的牧业生产方式和“小规模,大群体”的经营模式;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改良体系,利用胚胎生物技术和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引进牛、羊良种,加快牛、羊改良步伐。到2010年,宁南山区人工种草达到400万亩,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50万头(含中部干旱带50万头)和200万只。

2.建设环六盘山马铃薯产业带。狠抓基地、窖藏、市场、科技、机制、服务和龙头企业等关键环节,提高南部山区马铃薯产业的科技含量。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建立优质专用型马铃薯生产基地;开发马铃薯种薯产业,加快马铃薯栽培的标准化、脱毒化进程,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生产;大力推行马铃薯产业全程机械化技术,努力提高马铃薯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加快大中型马铃薯加工企业资产重组和小型“三粉”企业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扩大市场占有率;大力发展马铃薯保鲜贮藏、分级包装、商品化处理等流通营销业。到2010年,南部山区种植面积扩大到400万亩(含中部干旱带150万亩)。

3.建设“小杂粮——油料”产业带。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技术依托,大力实施“宁南山区小杂粮产业化发展示范”项目,加快小杂粮新品种和“双低油菜”、高油葵花和耐寒、抗旱胡麻新品种引进、示范和推广,加快南部山区优质、丰产的强势品种的产业化开发;大力培植小杂粮加工营销企业,加快“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注重小杂粮的“商标注册、品牌策划、地理标志”等现代产业理念的导入和“精选包装、订单收购、链锁经营、套装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的推广。到2010年,南部山区(含中部干旱带部分地区)小杂粮—油料产业发展到200万亩,培育出宁南山区小杂粮的标志性品牌。

4.建设环六盘“道地”中药材产业带。加强六盘山中药材的人工化抚育及种子种苗基地建设,加速“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集约化生产;大力发展中药材协会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中药材有形或无形市场,搞活中药材流通;发展中饮片加工,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大中型制药企业的内引外联,建设GMP基地。到2010年,建成环六盘山(含中部干旱带部分地区)35万亩“道地”中药材产业带。

5.建设“食用菌——冷凉菜”产业带。继续引进农业发达省区技术、人才和资金,大力实施“菌草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引进药用菌菇新品种,建立设施及技术完善的菌种制种中心,大力推行“草—菇—畜”生态栽培模式,构建植物—微生物—动物“三物”良性循环菌草产业链。在泾源、彭阳、原州、西吉等县(区)的部分乡村大力发展以西芹、青笋、青椒、南瓜、莲花菜等为主的“冷凉菜”种植。到2010年,建成150万平方米菌菇棚和30万亩“冷凉菜”的“食用菌——冷凉菜”产业带。

四、统筹项目,有序示范,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大力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

本着“科学规划,统筹各方,整合项目,丰富内涵”的原则;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设施、建设生态家园、培育新型农民、发展乡村事业、强化村级组织”为主要内容;整合“塞上新居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科技入户工程”、“百万农民培训工程”、“乡村清洁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和特色农业产业化项目,切实搞好新农村建设系统工程。到2010年,120个示范村初步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产业富村,科技兴村”的新局面;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农业科技入户率达到95%以上,“绿色证书”持有率达到65%以上,农村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85%以上,新型住宅普及率达到50%以上,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利用率达到80%以上,村道硬化率达到100%,通电、通讯、通邮、通公交、通广播电视的“五通”率达到100%。

在“百村示范”的基础上实施“千村整治”,改善农村环境。通过村庄综合整治,实现乡村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建设规范、设施完善、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使乡村面貌发生根本变化。到2010年,1000个综合整治村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以上,养殖业粪肥无害化处理利用率达到80%,以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和建沼气池、污水处理池为主“四改两池”户用沼气普及率达到75%以上。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体现地方特色、民族风情和时代特点的新的乡风民俗;通过开展“和谐乡村”、“平安乡村”和“文明乡村”创建等活动,实现干群融洽和谐、邻里友好和睦、社会安定有序、民风健康文明、干部务实清廉的良好局面。

(二)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和“乡村清洁工程”

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加大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投入的历史机遇,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新理念,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清洁能源开发和清洁生产为切入点,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和“乡村清洁工程”,大力普及“三位一体”或“四位一体”、“一池三改”、“两池两棚”、“五配套”的农村户用沼气;大力建设“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示范工程;大力推广太阳灶、太阳房和节柴灶、炕;积极培育以自然村为单元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发展乡村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物业管理业。力争到2010年新增农村户用沼气25万户(每年5万户),总户数达到30万户,占总农户的30%;普及农村户用太阳灶15万个、太阳能热水器1万个,节柴灶炕改造完成15万台(铺),扶持建设太阳房2000处;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20个、秸秆气化站30处;全区120个新农村示范村初步建成“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生活垃圾及污水无害化处理、农业面源污染势头得到遏制、农户清洁能源普遍使用、乡村卫生实行物业化管理、农村脏乱差得到彻底治理”的生态新村。

(三)大力开展“村企互动”共建新农村活动

积极贯彻中央“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积极动员和鼓励规模企业、乡镇企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与行政村结对,开展村企互动共建新农村活动。一是鼓励企业与村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兴办经济实体,发展二、三产业;二是通过龙头企业领办、农民自发创办各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村企互动”的有效组织载体,在龙头企业与互动村之间,建立起有组织、经常性、紧密型的联系,促进龙头企业向“互动村”渗透,“互动村”向龙头企业靠拢;三是通过合作制、股份制等形式建立利益共同体,实现龙头企业与“互动村”之间信息、技术、管理、资金、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到2010年,使100家龙头企业同120个村通过“一企一村”、“多企一村”或“多村一企”的形式结成共建“对子”,企业做到信息、技术、农资、服务、文化、人才、资金、设施“八进村”,乡村做到组织、制度、土地、劳力、资源“五配合”,最终形成“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互动,互利共赢”的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四)大力实施“劳务产业工程”

首先,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能力,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其次,以培育劳务产业中介服务机构为契机,创新和优化劳务产业发展环境,建立“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流动有序、管理规范”的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体制。第三,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幅度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力争到201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25万人,转移就业20万人,转移就业率80%以上;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以上。

五、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振兴工程”

结合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重点扶持一批从事主导产品和区域优势产品加工的成长性好的骨干企业,支持其建设原料基地、延长产业链,与农民建立合理、规范、契约化的利益联结机制,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集成重组一批农产品加工中小企业,使其逐步发展成为大规模、高科技、外向型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要树立“兴产业先举龙头,举龙头先树品牌”的观念,支持龙头企业打造标识性、战略性“品牌”;指导龙头企业按照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行诚信经营和全面质量管理,不断增强品牌的竞争力,依靠“品牌”张力,带动产业发展。到2010年,培育5个产值超2亿元的大型企业,10个产值超亿元的龙头企业,20个产值过5000万元的成长型企业,形成“群龙齐舞”的产业化发展新格局。

(二)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二三产业

着眼于农民最熟悉、最直接、最易行的小规模、手工操作、上门服务的“短、平、快”的加工致富项目,使一些不适宜产业化开发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和多层次转化增值,吸纳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抓住一种资源、发展一个产品、覆盖一个村落,形成一个优势,培植各种各样、各具特色的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如:酱菜加工、干果加工、净菜加工、野菜加工、粉条加工、草产品加工、食用菌加工、中药材饮片加工、饲草料加工、粮油加工、小食品加工、皮毛绒加工)。大力发展有机肥料产业、生物能源产业、秸秆养畜产业、菌草产业等农村新兴产业和农产品贮藏保鲜、农资物流配送、乡村物业管理等农村服务产业。力争到2010年,形成2000家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村物流、物业服务公司。

(三)培育壮大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

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农业标准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要求,以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的竞争力为根本出发点,按照“政府扶持、部门指导、市场运作、民主管理”的原则,大力培育和壮大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在数量上发展一批,在质量上提升一批,在经营上规范一批,在机制上创新一批。到2010年,全区注册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专业协会发展到1000家;战略性主导产业和区域性优势产业基本建立自治区级行业协会;全区40%以上农户加入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0%以上的农产品通过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销售,40%以上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经营。

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一)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和“万名中专生计划”

以推行“绿色证书”为纽带,以提高农民素质、建设新型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为总目标,以增强农民对农业科技认知应用能力和从事二三产业的职业技能为根本出发点,整合各种社会培训资源,建立“政府引导,部门协作,市县组织,社会参与”的培训模式,着力构建以“百万农民培训工程”为主体,以“万名中专生计划”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为两冀的“一体两冀”农民素质工程体系。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1万场次,受益农民100万人次以上,其中,优势产业带骨干农民培训20万人次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16万人(次)以上;2500名村社干部接受中专学历教育。到2010年,农村家庭主体劳力得到两轮以上专业技术培训,1万名村社干部取得中专以上学历教育(依托农广校实施),培训和转移60万劳务工作者,造就一支10万人的农民经纪人队伍。

(二)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意见》,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为核心,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强化技物结合的服务措施,构建不断提升农户科技认知和应用能力的示范体系;以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为关键,工作措施到村,上下联动抓户,建立农民获得先进实用技术的便捷通道和机制,推动测土配方施肥,枸杞无公害规范化种植,奶牛高产规范化饲养管理,草地肉牛产业化配套,肉羊杂交改良及舍饲栈养,马铃薯标准化脱毒化栽培及窖藏保鲜,淡水鱼生态高效养殖,设施蔬菜节本增效与经营管理,露地蔬菜和“冷凉菜”无公害生产,西(甜)瓜新品种引进和砂田枣瓜间作覆膜种植,青贮玉米种植及玉米青贮利用,“三元结构”高效种植和间复套种优化,小麦玉米抗旱节水高产栽培,水稻旱育稀植及轻简栽培,苜蓿病虫害防治及科学加工利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及动物疫病防控,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及保护性耕作,中药材栽培、采摘及饮片加工,食用菌新品种扩繁、高效栽培及保鲜贮藏等20多类新型实用技术进村入户。到2010年,建成10个科技入户示范县,发展2.5万户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50万普通农户,科技入户率达到75%以上(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达到95%以上),科技示范户农民人均纯收入较普通农户多300元以上。

(三)实施“农业信息化标准化示范工程”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需求主导,面向应用、整合资源,实现共享”的方针,以自治区电子政务网络为支撑,加快建设电话、电视、电脑“三电合一”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突出抓好具有宁夏农业和农村特色的网络延伸系统建设,加快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装备传统农业。到2010年,全区市、县级农业信息平台全面开展“三电合一”的农业信息服务;全区注册登记的农村信息员达到3000人以上;灌区85%、山区50%以上的乡镇建成符合一部电话、一台电脑、一条网线、一个场所、一支队伍、一套制度的“六个一”乡镇信息服务站;30%以上的行政村建立农村信息服务网点。

加快创建各种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和质量检验标准,提高检验检测的技术水准;大力推广各种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技术,规范农产品投入品的使用;加快产地环境检测认定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检验认证;全面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监管和市场准入制度。到2010年,围绕三大区域、15个优势特色产业带和众多的“一村一品”,建成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灌区和国营农场率先实现农业标准化,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90%以上;80%的生产基地、60%的农产品通过无公害、绿色认定和认证,县以上农贸市场农产品安全达标率达到95%以上。

(四)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对外合作与交流

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扬州大学等科研院校签订的农业科技合作协议,加强在“西部生态与现代农业省域示范区”和“国家级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建设、“可持续农业技术研究与发展”、“滩羊本品种选育”、“奶牛性控冻精及胚胎技术产业化示范”、“小杂粮新品种引进及产业化开发”、“宁南山区肉牛产业化技术集成与示范”、“园艺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等领域的科技攻关、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加强农业科技储备,以有效解决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形成和发挥的区域性产地技术问题。加强同宁夏农林科学院、宁夏大学等区内科研院校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农—科—教”、“产—学—研”有机结合,加快搭建起农业科技交流与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创优的“平台”,形成“机制”与“平

台”互助、相长的科技推广内驱力。

(五)加快改革和建设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快兽医体制改革的意见》,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加大改革力度,逐步建立起以国家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和产业化组织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县乡(镇)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任务,建立健全各级动物疾病控制中心,使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和兽医管理体系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相适应。

七、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确保“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一)贯彻“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切实加强对“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导。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坚决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切实加强对“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导,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新理念、高境界、大气魄来认识和实施《规划》,不断增强实施《规划》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根据《规划》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县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克服“小富即安、小成即满、小打小闹、小家小业”的小农经济思想,用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用现代的科技改造农业、用先进的设施装备农业。要围绕《规划》的指导思想更新观念、开拓思路、转变职能、引领发展;要按照《规划》确立的原则配置资源、调整布局、统筹协调、创新工作;要根据《规划》的目标要求优化结构、推广科技、创新模式、加大投入;要结合《规划》的思路对接产业、谋划项目、明确重点、寻求突破。

(二)认真贯彻新时期党的农村政策,不断提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能力和执行能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型农村向我们提出了创新求变的新要求,《规划》中也提出了许多创新的内容。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自治区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及《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积极探索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方式创新。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把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作为引导和推动“十一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根据《规划》实施情况和实际需求,制定有利于农民增收、产业发展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实施方案或细则,坚持实行粮食直补、良种、化肥补贴等惠农政策,切实

提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能力和执行能力。

(三)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构建新型农业投融资体系,确保《规划》目标任务的实现。项目是《规划》的灵魂。要加快启动和实施“西部生态与现代农业省域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等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国家级大项目,为《规划》注入强大的资金支撑。要落实好农业部一年一度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退牧还草工程”、“乡村清洁工程”、“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农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和“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等国家级项目。要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南部山区草畜产业工程”等自治区项目。要不断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吸引外来投资者参与我区农业产业化开发,培植一批成长性好的项目;要大力开展“银农合作”,积极争取金融部门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各地各部门也要加大对“十一五”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投资力度;引导农民合理支出,扩大再生产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努力构建以国家项目投资为导向,以农民自我投入为主体,以金融资金为支撑,以社会投入

为补充的农业投入支撑体系,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四)树立大局意识,加强部门合作,努力开创和谐、有序的新农村建设新局面。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规划》更是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密切部门配合,加强在西部生态与现代农业省域示范区、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村清洁能源、水利水源工程、退牧还草工程、“塞上新居工程”、“节水型社会”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等领域或项目上的部门协作和参与程度,促进产业扶贫开发、乡村市场体系建设、乡村道路建设、农村职业教育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等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提高《规划》的集聚力和配套率,努力开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和谐、有序发展的新局面。

(五)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农业法制建设,为实施《规划》创造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加快地方性法规及规章制定,建立健全农业各行业配套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造销售假冒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的非法经营活动,切实把农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为实施《规划》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不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保护基本农田,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努力化解乡村债务,规范乡村集体资产管理,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调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型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有利于“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社会人文境。

实施《规划》,事关建设“创新型宁夏”、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事关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让我们紧紧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开拓创新,务实苦干,为实现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蓝图而奋斗!

上一条: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
下一条:宁夏林业“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图文推荐

    为了提升我校立项课题的质量和层次,做好2018年宁夏...[详细]
    3月10日上午,为保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质量,用好...[详细]
    ​ 12月22日, 我校召开全区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宣讲报告...[详细]
    4月2日,受科技开发处邀请,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详细]
    2011年3月4日,学校科技开发处邀请自治区科技厅、药...[详细]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文萃北街宁夏职业教育园区
邮编:750021  电话:0951-2135018  0951-2135056